陈西禾 Xihe Chen
陈西禾,笔名万岳,1912年生于北京,祖藉福建福州市,著名电影编剧、导演、理论家。1933年在上海大夏大学毕业,当过记者,曾任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,又在上海一家经济研究机构搞过研究工作。他喜爱文学艺术,精通英、法两国文字,对法国文学尤有研究。曾翻译出版了法国剧本《玛琦》,还著有论文集《翻译问题》。
1938年9月,上海剧艺社首次演出《人之初》,他在《文汇报》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剧评,于是,于伶同志邀请他参加上海剧艺社,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、电影的创作生涯...(展开全部) 陈西禾,笔名万岳,1912年生于北京,祖藉福建福州市,著名电影编剧、导演、理论家。1933年在上海大夏大学毕业,当过记者,曾任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,又在上海一家经济研究机构搞过研究工作。他喜爱文学艺术,精通英、法两国文字,对法国文学尤有研究。曾翻译出版了法国剧本《玛琦》,还著有论文集《翻译问题》。
1938年9月,上海剧艺社首次演出《人之初》,他在《文汇报》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剧评,于是,于伶同志邀请他参加上海剧艺社,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、电影的创作生涯。翌年,他写了剧本《沉渊》,揭露资产阶级尔虞我诈的本质,受到巴金的赞扬。后受巴金的委托,将《春》改编成话剧,在重庆上演。后又导演了话剧《这不过是春天》、《林冲》和《重庆二十四小时》。他对于话剧导演,在人物塑造、演员选配、表演启发、戏剧美学等方面,都有所追求,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。
1948年,他加入了文华影片公司,写了电影剧本《火葬》(由张骏祥拍成了电影)。1950年,他自编自导了影片《姊姊妹妹站起来》,集中概括了在旧社会里受迫害手蹂躏的妇女的血泪史,强烈地歌颂了新社会、新制度。
1956年,陈西禾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的《家》,既忠于原著,又加强了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细节的丰富,剧情铺展有序,情绪转换自然,并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;他又精心选配演员,可谓极一时之盛,影片上映后,赢得了广泛的声誉。1958年,他与艾明之合作创作了反映上海工人生活和斗争历史的电影剧本《黄浦江的故事》。
60年代以后,他潜心于电影理论的研究,曾翻译出版了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解说》一书,撰写了《电影语言的集中元素》、《谈电影中声音的运用》等专论,分析透彻,颇富创见,其中有些文章已汇集成《电影的画面和声音》出版。1976年后,任《辞海》(1979版)的编委与电影分科主编,他不顾年迈体衰,为确保质量,往往躬亲查找核实资料,对每一条目都做到字斟句酌,反复推敲,他的治学严谨的精神,素为同行们所称道。
陈西禾历任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副所长、上海市电影局顾问,上海市第三、四、五、七届人大代表。1983年6月29日因病去世,享年71岁。